矿用电子设备有哪些
煤矿供电系统矿企业对供电的要求
安全、可靠、优质、经济
电力负荷分类 一类负荷(一级负荷)、二类负荷(二级负荷)、三类负荷(三级负荷)
电压等级 高压:不超过10KV
低压不超过:1400V
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
照明、信号、电话、手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超过:127V
交流电低压:24V 36V 127V 220V 380V 660V 1140V
高压:3KV 6KV 10KV
超高压:35KV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750KV
直流电 110V 220V 250V 550V 4、
安全电压:36V
安全电流:30ma 5、
触电伤害:电击、电伤
6、人体电阻值大约为500欧姆
7、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因素:
①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②人体电阻
③人体接触电压
④触电持续时间
8、触电急救: 人工呼吸:每分钟12次 心肺复苏:每分钟60次
9、煤矿企业常用的电压等级及安全范围 35KV、10KV—矿山地面变电所电源进线 6KV—主通风机、主提升机、井下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采区变电所 3300KV—部分矿井采区电气设备的用电电压 1140V—综合机械化采煤电气设备用电电压 660V—井下采掘装运等机械设备的用电电压 380V—地面或井下小型机械设备的用电电压 220V—地面照明等单相用电设备的用电电压 36V—矿用电磁启动器及其他设备控制回路的额定电压 250(550)V—架线式电机车的用电电压 2.5V—矿灯用电电压
10、矿井供电系统 由矿井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工作面配电点按照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矿井供电系统。
11、各种变电所的位置
①位于负荷中心,以减少电缆长度,降低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
②通风良好,电缆进出线方便,便于设备的运输
③变电所顶、底板的岩层要稳定、无淋水、并尽量减少压煤等不利因素
12、采煤工作面配电点:距工作面50~300(100)m的距离
13、掘进工作面配电点:距工作面80~100m的距离
14、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不超过2欧姆
15、每一项移动和手持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阻值不超过1欧姆
16、漏电保护装置电阻整定值 1140V 20kΩ 660V 11kΩ 380V 3.5kΩ 127V 1.5kΩ
17、三专两闭锁 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 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18、安全电压:36V 安全电流:30MA
19、煤矿井下三大保护:接地保护、过流保护(短路+过载)、漏电保护
20、煤矿井下接地保护系统:由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和接地线组成。 保护接地系统:为了降低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煤矿地面和井下都应该将单独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形成保护接地系统。
接地体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
21、漏电:是指电力系统中,因导体对地绝缘阻抗降低,流入大地的电流随之增大的故障现象,流入大地的电流称为漏电电流。
22、漏电分为集中性漏电和分散性漏电
23、漏电保护方式 附加直流电源检测、零序电流式、零序电压式、零序方向保护式、漏电闭锁式 24、漏电危害:
①人体接触漏电设备或电缆,电流通过人体经大地与电源形成回路,造成电伤亡事故。
②漏电回路中碰地或碰壳的地方可能产生电火花,有可能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
③漏电回路中个点存在电位差,若电雷管引线两端接触到不同点位的两点,可能引起电雷管的爆炸。
④电气设备漏电时不及时切断电源会扩大为短路故障,烧毁设备造成火灾。
⑤发生一相严重漏电或接地时,电动机绕组对地(外壳)电压将会升高为线电压,对绕组对地绝缘构成威胁。
漏电原因:
①电缆和电气设备本身原因
②管理不当引起的漏电
③维修操作不当引起的漏电
④施工安装不当引起的漏电
⑤意外事故引起的漏电
26、矿用电器设备分类 矿用一般式(KY)、矿用防爆式(Ex) ①隔爆型电气设备(Exd) ②增安型电气设备(Exe) ③本安型电气设备(Exi)
27、隔爆设备外壳应具有耐爆性和隔爆性(失去隔爆性和耐爆性称为失爆)
28、过电压保护: 高压:压敏电阻 低压:阻容吸收
29、矿用开关保护:①电子保护②单片机保护
30、矿用断路器:真空断路器
31、合闸方式:①电动机合闸②永磁合闸
32、动力电缆:铠装电缆、橡套电缆、塑料电缆
33、矿井严禁使用铝芯电缆
34、保护接地